the hours 2  

電影簡介:http://app.atmovies.com.tw/movie/movie.cfm?action=filmdata&film_id=fhen40274558

 

要說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地方,是開始和結尾的相互呼應。

吳爾芙顫抖的手寫著給丈夫的遺書,然後一個人走到河邊,走進河裡。她的丈夫連納回到家找不到吳爾芙,只看到一封遺書,隨後便追出門外。妮可基嫚用冷調的聲音唸著遺書的內容,帶著一點彷彿隨時都會崩潰的神經質和驚恐。吳爾芙終究還是讓水漫過了自己,帶著終於平靜下來的心死去。

“Always, the hours.”

星期二,201312月的最後一天早上的作文課,老師要我們以小組的方式像Facebook首頁一樣回顧我們2013年的重大事件,從中選出幾項寫成一篇短篇作文。我身邊的組員遞來一支充當麥克風的筆要我說說2013年有甚麼值得一提的事情可以寫。我試圖回想我都在臉書上分享了些甚麼;這幾個月又做了些甚麼說了些甚麼,最後只給出了一個「跟我們家那邊的貓變成朋友」這個她不甚滿意的答案。

的確要用這件事情來寫一篇作文很難,但對我來說回顧2013一整年,最讓我高興的,最讓我覺得幸福的大概就是這件事。雖然我對於那隻貓的個性和可愛的外表不符頗有微詞。去故宮看達文西展看雷諾瓦;看完<福爾摩斯全集>;衝早場的3D版<大亨小傳>,這全部都是讓我快樂的事情,也都只是一些瑣碎的小事。

下課後告訴朋友這件事,朋友聽了以後說「就是一些小確幸啊!」,能夠了解的點點頭。照她的說法,好像用這微不足道的三個字就可以囊括這一切。那的確是很微小很日常的幸福,但對我來說那並不是用這種簡單的辭彙就可以簡單的搪塞,或者說,敷衍過去。

那就是幸福。就算當下不這麼覺得,之後在腦海裡第一件浮現的事情是這個就足以證明。

「如果你問我哪一刻最快樂,我記得某天早晨,天剛亮就醒,眼前充滿各種可能。

   你知道那種感覺嗎?然後我告訴自己:這就是快樂的開始。快樂從此刻出發,而且往後還會更多。

   我從來沒想過那不是開始。

   那就是快樂,快樂就在那一刻。」─梅莉.史翠普(Meryl Streep)飾演的克勞麗莎.沃漢(Clarissa Vaughan

理查坐在窄窄的窗台上不也是這麼說的嗎?那個他們都還只有18,19歲的時候的那個早晨。那一天早上其實跟之後的每一個早上相差不多,太陽照常升起。唯一不同的應該是不可能複製的那一天的氛圍,他看著陽光下的達洛維夫人,眼裡只有她的美而已。那一刻就這樣留在他的記憶裡,就算受到疾病的折磨,就算對生命感到疲倦不堪,都不曾為那時候的回憶蒙上一丁點的塵埃。反而,在那間陰暗的屋子裡,那就是他的光。

他緊抓著那微小的光芒,終於能夠放手讓自己死亡。他早就不想要活下去了,也不想參加慶功派對。他活著是為了眼前這個他當時沒有選擇的達洛維夫人,他害怕派對結束後的寂寞更甚於他害怕死亡。只是死亡在他的回憶陪伴之下也顯得不那麼恐怖,在他活過了那麼漫長的寂寞的日子以後。

這麼說起來,其實理查從小就跟死亡住在一起。那個應該快樂但不快樂的母親,認同「如果我們沒有做蛋糕爸爸就感受不到我們的愛」,拋棄了家庭和兩個孩子的蘿拉.布朗(Laura Brown)。

蘿拉並不真的清楚自己想要甚麼,但她至少還知道現在的生活並不是她真的想要的。她的心裡有一個無法被填補的洞空在那裏,促使她開車到旅館裡企圖自殺。小小的理查當然意識到了母親這個瘋狂的想法,所以才會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母親,請求她不要走,不要丟下他和父親。蘿拉最後沒有自殺,或是說,沒有成功。但她還是在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以後拋棄了這個家,去尋找一個她自己也不確定想要的未來。

於是蘿拉在理查的書中成了怪物。怪物吞吃了理查心中的某一個柔軟的部分,使他能夠給予的愛從此變得不完整。路易斯也說,離開理查以後他覺得被釋放。

"This is death, I choose life. "最後被留下來的蘿拉是著麼說的。同樣都是面對自己的生命,她和理查,和吳爾芙的選擇不一樣。

「把人生看透徹,一定要真實地面對人生,瞭解人生的本質,當你終於瞭解人生,就能真正地熱愛生命,然後才捨得放下」,這是吳爾芙的想法。她已死亡作為救贖,終於擺脫長久折磨她的精神疾病。她已發病為代價完成自己的作品,她在作品裡和自己面對面,對抗著自己生命裡最大的敵人,像燃燒燭火一樣燃燒著自己殘弱的生命及精神,深深的熱愛並且懷抱著這一切,最後輕輕放下,沒有怨恨沒有後悔。

就像連納在車站對吳爾芙吼的,倫敦的確把她給逼得快要崩潰,但那就是吳爾芙所追求的。她固然愛著自己,愛著連納,但她更愛的或許是創作也不一定。就算會病發,就算曾經自殺,她還是會點起一根菸,開始寫稿。那就是她的生命。如果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要完成某一件事情,那吳爾芙的使命就是要在小說裡面對自己破敗但並不匱乏的生命。

她知道自己一點都不好,但無法清楚的透過語言或動作來表達,只能透過一個一個字句,還有死亡。故事裡的人的死亡,是為了讓別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,她的死亡何嘗又不是。她已經那麼認真的活過了,那麼深刻的熱愛過自己的生命了,當然就有資格在最後把自己的生命輕輕的,放下。誰都不能夠苛責她。

arrow
arrow

    蜂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